欧洲足迹

[转]中国人在荷兰盖房记系列之二:谁来帮我实现梦想?

贵人并不是说当就当的。梦中的“贵人”涵默和安瑞,为了营造自己的宫殿,心甘情愿又首当其冲地扮演起了“仆人”的角色,开始了漫长的操心之旅。而实现梦想的第一步,就是找合适的建筑公司了。

德国“邻居”有忙帮不上
“我们早就知道德国的房价比荷兰低得多。荷德边境的很多荷兰人都在那边买了房子住,在荷兰上学、工作。我想德国的施工队肯定也便宜,去那边找个合适的不就行了吗。”

可从哪儿下手呢?安瑞灵机一动:不远处的德国小城刚刚建起了一个小区。到那儿转一圈儿会不会有收获?

涵默说:“还真看到一座房子,外表挺像我们的设计。为了了解建筑公司的情况,尽管知道不礼貌,我们还是硬着头皮按响了这家人的门铃。”

真可谓无巧不成书。“开门的,是我学德语时的荷兰同学艾维。艾维说,她对德国建筑公司非常满意。除了价格便宜外,德国人做事情上的精细和注重质量都让她佩服。艾维热情地请我们参观了她的新房。那房子确实给人一种非常轴实的感觉,用艾维的话说:物美价廉。”

于是,涵默和安瑞登门造访了几家德国建筑公司。谈话中得知,因为政府规定的不同和气候差异等影响,两国人盖房的方法和用料有很多差别,许多设施也都不一样。按照荷兰的规定和图纸盖房可以,但会比较费心,价格也便宜不了多少。

“听了这些,我和安瑞就打了退堂鼓。第一次盖房,毫无经验,我们不敢轻举妄动。耽误了几个星期,最终又回到了出发点,很让人沮丧。”

DSCF2574[1]_thumb[1]

众里寻“它”千百度
荷兰的建筑公司多得像蚂蚁,数也数不清。因为盖房子工程大,耗资高,建筑公司不太看重距离,挑选的余地也就大了,完全是买方市场。而选择的要点,一看口碑,二看价格。左挑右选,又是打听又是看房之后,涵默和安瑞掌握了几个建筑公司的情况。

要报价,你得先想好是让一个建筑公司包下所有的活儿,还是去找不同的公司。有门路的人还可以找人干私活儿,付现金。因为是“黑钱”,税务局不知道,就不会来收税,所以要价也低。涵默和安瑞都很忙,边带孩子边工作,又不认识什么能帮忙干私活的人,所以就选择了前者。尽管这样等于是经公司之手找第三者干专业活儿,公司会从中揩油,但因为责任也由他们负,就算是花钱买了个省心吧。

掂量来掂量去,他们向四家公司要了报价:“其实,我们很想多问几家:平时买点小东西还货比三家呢,这么大个事儿,肯定不能碰上谁算谁吧?可换个角度来说,让人家花那么大工夫给你算账报价,然后又不用,又觉得过意不去。”

真是不比不知道,一比吓一跳,价格差异之大,令人乍舌。而最便宜的,则是涵默家住处的一个几代相传下来的家庭公司,老板姓斯顿,公司也叫斯顿。听从“荷兰房产主协会”的建议,安瑞在荷兰工商管理局查实了斯顿的经济实力,以防在建房过程中出现公司倒闭等意外。

主意基本打定,安瑞和涵默怀揣报价来到斯顿公司,和老板最后敲定价格:“荷兰人一般不讲究讨价还价,但你在花大笔钱时试一试总会有收获。这种场合都得我出面,安瑞根本就不知道讨价是怎么回事。而我呢,不试着把价格降一点下来,总有失败的感觉。所以,尽管讨价不是我的强项,但还是硬着头皮上阵。几个回合下来,斯顿退让了一大步,去掉了报价中数千欧元的零头。”

2005年11月中旬的一天,涵默和安瑞到建筑公司签了合同。“合同一签好,我们那叫高兴呀!一家人马上跑到饭馆里大吃了一顿。”

原文转自:荷广中文网

发表评论